目前,國內珠寶行業的鑒定現狀混亂,有鑒定資質的機構眾多,而標準并不統一。我們大體可以將這些鑒定機構分為三類:
第一類是國檢。即NGTC,它隸屬于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。是中國珠寶行業標準的制定者,也是最權威的檢測機構。這個機構同時還培訓注冊珠寶玉石質檢師和注冊資產評估師。
第二類是省檢。即各類省級珠寶玉石鑒定中心。如某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,某省寶玉石鑒定中心等。
第三類是高校和其他檢測機構。如某大學寶石檢測中心、某機構寶玉石監督檢測中心、某省技術監督珠寶首飾質檢站等。
眾所周知,考察K金主要的指標是黃金的含量,這可以直接通過機器來驗定,比如18K金,黃金含量要達到75%才算合格,行業一般做到75.5%,以保證監測和鑒定通過。據了解,金含量的檢驗方法有很多種,可分為化學分析方法和儀器分析方法。根據檢測過程中首飾是否遭到破壞,又可分為無損檢測法和有損檢測法。無損檢測方法主要有X熒光光譜法和火試金法兩種,火試金法是國家目前的檢測方法。所謂的“用火槍噴”的方法沒有科學依據。各專業商店或專業柜臺出售的金飾品,一般附有權威檢驗機構的檢驗證明,消費者選購時應注意核查。消費者選購時須仔細觀察飾品的印記。金飾品印記應清晰,易于識別,內容必須包括材料名稱和含量。如金飾品的“足金”、“千足金”、“G18K”,銀飾品的“足銀”、“S925”、鉑飾品的“足鉑”、“Pt950”等。印記“18KGP”表示該飾品是鍍金飾品,而不是貴金屬飾品。印記“18K白金”表示該飾品為含金量75%的白色金飾品。
那么,購買金飾品時如何鑒定和辨別其含金量?
(1) 看顏色:黃金首飾純度越高,色澤越深。
(2) 掂重量:黃金比同體積白銀重40%以上,比銅重1.2倍,比鋁重6.1倍。黃金飾品托在手中應有沉墜之感,假金飾品則覺輕飄。此法不適用于鑲嵌寶石的黃金飾品。
(3) 看硬度:純金柔軟、硬度低,容易折彎。含銅越多越硬,易折斷裂。
(4) 聽聲音:真金往硬地上拋擲,會發出叭噠聲,有聲無韻也無彈力。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,一般發出“當當”響聲,而且聲有余音,落地后跳動 劇烈。
(5) 用火燒:用火將要鑒別的飾品燒紅(不要使飾品熔化變形),冷卻后觀察顏色變化,如表 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;如顏色變暗或不同程度變黑,則不是純金。
(6) 看標記:國產黃金飾品都是按國際標準提純配制成的,并打上戳記,如 “24K”標明“足赤”或“足金”;18K金,標明“18K”字樣;成色低于10K者,按規定就不能打K金印號了。
專家建議:消費者要到正規商場購買金飾品,并要求出具相關檢驗合格證書。如不放心可到當地權威檢測部門“驗明正身”,如發現含金量不足應拿檢驗報告向商家提出修理、換貨或退貨。